「貧窮,很好」台大外文系畢業的徐薇老師為自己成長經歷下了這句結語,並道出小時候家境並不富裕,但徐薇照顧所愛之人的意念並沒有為此而放棄,反將這股力量化為驅使自己不斷前進的正面能量。徐薇從小就了解知識不僅是力量,更可以化為工具。高中畢業後徐薇嘗試各式各樣的工作,累積多元工作經歷,也讓徐薇了解到「愛」的重要性,並且開始尋求一份自己真正熱愛的工作。
徐薇不斷提及「Take action」,秉持在現實中勇於築夢的理念。徐薇說出大二那年,即便知道自己不符合口譯員徵選條件,仍勇敢爭取,不僅成為大衛魔術師巡迴口譯員,也藉此機會與當時台北市長及教育部長見面,奠定徐薇英文之口碑,也使徐薇更加堅定勇於嘗試的想法。徐薇也提出「人生四行」,第一自己條件行,才可被別人肯定;第二別人說你行,需要有人肯定才行;第三說你行的人行,肯定的人作為自己推手;第四自己得最行,即便別人相助,仍要求自己精益求精。
「效率,愈快做決定就能做愈多事」徐薇道出猶豫不決是成功的絆腳石,縝密的思考及有效的規劃才是行動成功的關鍵。徐薇分享自己在創業前如何思考及規劃並勇於嘗試,一旦有明確目標時,就能有效善用周遭資源,完成自己的夢想。這套思維模式造就他從家教班一路成為全國補教名師。
「把事情做好,獲利只是其必然的結果,Being good is a good business」是徐薇座右銘。起初徐薇並沒有賺大錢的遠大抱負,僅希望能夠將自己愛的人照顧好,而這股正向力量,也成為往後徐薇最大的動力。徐薇也勉勵準畢業生:「讓自己成為好產品,然後真心為買方利益著想,銷售永遠無往不利;只要自身條件夠好,不怕吸引不到客戶,如果你是黃金人才,何必捧著鐵飯碗。」